弛的意思

弛 拼音 chí
注音 ㄔˊ
部首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chí ㄔˊ

1、放松,松懈,解除:松。废惰(懈怠)。缓(局势、气氛等变和缓)。张(“张”,拉紧弓弦;“”,放松弓弦,喻兴废、宽严、劳逸等)。

2、延缓:期。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
施是 支A開 上聲 開口三等 支A ɕĭe sjex/sjee

词性变化

chí

〈形〉

(1)懈怠,松懈 [slack and lazy]

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2)又如:弛绝(松懈断绝);弛惰(松懈怠惰)

详细字义

chí

〈动〉

(1)(形声。从弓,也声。本义:放松弓弦)

(2)同本义:[unstring]

弛,弓解也。——《说文》

弛弓尚角。——《礼记·曲礼》

一张一弛。——《礼记·杂记》

乃弛弓而自后缚之。——《左传·襄公十八年》

弧弓弛而不张。——《楚辞·谬谏》

(3)又如:弛张(一松一紧。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

(4)松弛,放松 [relax;loosen]

弛,缓也。——《广雅》

四日弛力。——《周礼·大司徒》。注:“息徭役也。”

病热而筋弛。——《素问·刺要论》

(5)又如:弛易(松慢;变换);弛纵(放纵);弛玩(松懈玩忽)

(6)解除 [lift]

令弛县。——《周礼·大司乐》。注:“释下之。”

弛周室之忧。——《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犹解也。”

(7)又如:弛解(解除警卫);弛防(解除防备)

(8)毁坏;废弃 [destroy;discard;abandon]

庶民弛政。——《礼记·乐记》。注:“去纣时苛政也。”

弛侯。——《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注:“废也。”

文公欲弛 孟子之宅。——《国语·鲁语》

(9)又如:弛力(舍弃力役的事情);弛政(除去苛政)

(10)释放 [discharge]。如:弛狱(释放狱囚)

(11)放下 [lay down]

弛于负担。——《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注:“去离也。”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聊斋志异·狼三则》

(12)又如:弛仗(放下兵器);弛兵(放下武器);弛担(放下担子;推卸责任);弛卸(推卸)

(13)延缓 [delay]。如:弛期(延缓时日);弛沓(拖沓)

英汉互译

relaxslacken

相关词语

康熙字典

【寅集下】【弓部】

弛·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廣韻》施是切《集韻》《韻會》賞是切《正韻》詩止切,音豕。《說文》弓解也。《禮·曲禮》弛弓尚角。《儀禮·鄕射禮》不勝者執弛弓。

又放也。《爾雅·釋詁註》弛,放也。《疏》以弓釋弦曰弛,故云弛放。《前漢·武帝紀》跅弛之士。《註》跅者,跅落無撿局也。弛者,放廢不遵法度也。

又《賈山傳》臣恐朝廷之解弛。《註》弛,放也。

又《爾雅·釋詁》易也。《註》相延易。

又《廣韻》置也,舍也,緩也。《周禮·地官·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四曰弛力。《註》息繇役也。

又《廣韻》釋也。《周禮·春官》凡國之大憂令弛縣。《註》弛,釋下之。

又《廣韻》去離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弛于負擔。

又壞也。《史記·河渠書》延道弛兮離常流。《註》河道皆弛壞。

又《集韻》余支切,音移。改易也。

又《集韻》丑豸切,音褫。落也。

又通作施。《周禮·天官·小宰》斂弛之聮事。《註》弛,讀爲施。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二】【弓部】弛

弓解也。从弓从也。,弛或从虒。施氏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弓解弦也。弦字各本無。今補。引申爲凡懈廢之稱。从弓。也聲。施氏切。十六部。

方言集汇

粤语:ci2ci4

客家话:[客英字典]chi1[宝安腔]ci3[梅县腔]chii3chi3[台湾四县腔]cih3je1[客语拼音字汇]ci1si3ye1[海陆丰腔]chi3ze1

English

loosen, relax, unstring a bow

弛字组词
带弛的成语
Copyright © 2024 www.hao352.com 版权所有
手机号码归属地查询
种草剧情介绍小学生小学生周记经典语录壁纸图片随便吧赵本山游戏名字未解之谜字体转换器文字转换器小篆转换器在线字体生成文化传播公司赛尔号东北二人转人生格言网速测试私人飞机电视剧电视猫汽车站好铃声歌谱吉他学习网分享大师申通快递便民查询wwe二手车市场最新电视剧免费追剧大全我的上网主页批发网网络安全 imtokenimtoken钱包tp钱包下载tp钱包imtoken钱包imtoken钱包快连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