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áng ㄋㄧㄤˊ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孃 | 女良 | 孃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nriang/niang | ɳĭaŋ |
◎娘
孃 niáng
〈名〉
(1)(形声。从女,良声。本义:对妇女的泛称,多指少女)
(2)同本义 [women;young woman]
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古乐府《子夜歌》
(3)又如:渔娘;厨娘;婆娘;老板娘;娘行(女性通称);娘们(女人);娘娘庙(俗谓送子女神之庙);娘子关(一称苇泽关。在山西省平定县东北,河北省井陉县西。相传唐平阳公主率军驻此);新娘;姑娘
(4)[俗]∶母亲 [ma;mother]
旦辞爷娘去。——《乐府诗集·木兰诗》
(5)又
爷娘唤女。
(6)又
爷娘闻女来。
耶娘妻子走相送。——唐·杜甫《兵车行》
(7)又如:我出生时我娘死了;爹娘;娘母(母亲);娘母子(母亲)
(8)奴婢对女主人也称娘 [mistress]
那秋菊拾着鞋儿道:“娘这个鞋,只好盛我一个脚指头儿罢。”——《金瓶梅词话》
(9)称人之妻 [wife]。如:娘们(指妻子)
(10)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 [elderly lady]
娘以指叩门。——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11)又如:娘妗(舅母);大娘;婶娘;姨娘
【丑集下】【女部】
娘·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7
《唐韻》女良切《集韻》《韻會》尼良切。同孃。少女之號。《唐書·平陽公主傳》高祖女,柴紹妻。高祖起兵,主與紹得數百人以應帝,定京師,號娘子軍。
又馬頭娘,蜀女,化爲蠶。見《圖經》。
又雪衣娘,鸚鵡名,見《開元遺事》。
又雪面娘,馬名。《李肇國史補》八百哥,雪面娘,窣地嬌,銜蟬奴,皆魏王繼笈馬名。
又紅姑娘,野果名,見《徐一夔·元故宮記》。
又嫵媚娘,唐樂府曲名。
又通作孃。後世稱母后曰孃孃。《蘇軾·龍川雜志》仁宗謂劉氏爲大孃孃,楊氏爲小孃孃。
又俗稱父曰爺,母曰娘。亦作耶孃。《古樂府》不聞耶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杜甫·兵車行》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粤语:noeng4
客家话:[梅县腔]ngiong2[东莞腔]ngiong2[客语拼音字汇]ngiong2[陆丰腔]gniong3[客英字典]ngiong2[海陆丰腔]ngiong2[沙头角腔]niong2[台湾四县腔]ngiong2[宝安腔]ngiong2
mother; young girl; woman; w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