嚔的意思

嚔 异体字
拼音
注音 ㄊㄧˋ
部首
部外笔画 15画
总笔画 18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tì ㄊㄧˋ

◎古同“嚏”。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部】

嚔·康熙筆画:18·部外筆画:15

《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音帝。《說文》悟解氣也。《玉篇》噴鼻也。《詩·邶風》願言則嚔。《傳》嚔,跲也。《箋》今俗人嚔云:人道我,此古之遺語也。《禮·月令》民多鼽嚔。《集韻》或作。《詩·釋文》一作疐。

又《集韻》陟利切,音致。本作疐。礙不行也。◎按詩釋文嚔,竹利反,又丁四反,又豬吏反,或竹季反,鄭音都麗反,凡五音。韻書止收二音。鼽字原从丸。

说文解字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悟解气也。悟解气者,欠字下云張口气悟是也。悟,覺也。解,散也。通俗文曰。張口運气謂之欠。鄭注周易百果艸木皆甲坼曰。皆,讀爲人倦解之解。郭注方言蛤解曰。解,讀解悟聲之解。皆是許意。嚔與欠異音同義。玉裁按。許說嚔義非是。不必曲侚。嚔之見於月令,內則者各一。鄭氏終風箋曰。疐讀當爲不敢嚔咳之嚔。今俗人嚔云人道我。此古之遺語也。月令。民多鼽嚔。謂鼻塞而妨嚔。說文噴下一曰?鼻。而釋嚔爲欠。直以其字从口不从鼻故耳。殊不思內則旣云不敢嚔。又云不敢欠。其爲二事憭然。素問說五气所病。腎爲欠爲嚔。亦分二事。倘云嚔卽是欠。則內則,素問皆不可通矣。故嚔解當改云歕鼻也爲安。口與鼻同時气出。此字之所以从口也。至若詩願言則疐。毛傳云。疐,跲也。釋文疐作疌。跲作劫。自是古字通叚。觀狼跋傳疐,跲也。而其疐本又作疌。可證。崔靈恩集注乃改劫爲。訓以今俗人體倦則伸。志倦則。音丘據反。是葢以附合許之嚔解。而不知許自解嚔。非解毛之疐也。改疐爲嚔。自鄭君始。許在鄭前。安得從鄭易毛。各本有詩曰願言則嚔六字。休寧汪氏龍以爲後人妄增者。是也。今刪。學者可以知毛,許於詩本無說。唐石經作嚔者,乃從鄭。非從毛。从口。疐聲。都計切。古音在十二部。

方言集汇

客家话:[梅县腔]chii5chi5ti5[海陆丰腔]chi5ti2[客英字典]ti5chi5[台湾四县腔]cih5ti2

English

sneeze

Copyright © 2024 www.hao352.com 版权所有
手机号码归属地查询
种草剧情介绍小学生小学生周记经典语录壁纸图片随便吧赵本山游戏名字未解之谜字体转换器文字转换器小篆转换器在线字体生成文化传播公司赛尔号东北二人转人生格言网速测试私人飞机电视剧电视猫汽车站好铃声歌谱吉他学习网分享大师申通快递便民查询wwe二手车市场最新电视剧免费追剧大全我的上网主页批发网网络安全 imtokenimtoken钱包tp钱包下载tp钱包imtoken钱包imtoken钱包快连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