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义
鼁
qù ㄑㄩˋ
◎〔鼁
〕蟾蜍,即“癞蛤蟆”。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㰦 |
丘倨 |
溪 |
魚 |
去聲 |
御 |
開口三等 |
遇 |
魚 |
kʰĭo |
khioh/qivh |
康熙字典
【亥集下】【黽部】
鼁·康熙筆画:18·部外筆画:5
《廣韻》丘据切《集韻》丘據切,
音
。《爾雅·釋魚》鼁
,蟾諸。《郭註》似鰕蟇,居陸地。淮南謂之去蚥。《疏》鼁
,一名蟾諸。
又《集韻》《類篇》
口舉切,區上聲。義同。
字原刻从去从攵。參見《考證》。
據考證:〔音〈去攵〉〕謹按廣韻集韻鼁
同音〈去攵〉改
。〔淮南謂之去蚊。〕謹照爾雅註原文蚊改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