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í ㄘˊ
◎见“词”。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詞 | 似兹 | 邪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zsi/szio | zĭə |
【酉集上】【言部】
詞·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5
〔古文〕《唐韻》似兹切《集韻》《韻會》《正韻》詳兹切,音祠。《說文》意內而言外也。《釋名》嗣也。令撰善言,相嗣續也。《廣韻》說也。《正韻》言也。《字彙》文也。《公羊傳·昭十一年》春秋之信史也。其詞則丘有罪焉爾。《史記·儒林傳》是時天子方好文詞。《晉書·郭璞傳》璞詞賦爲中興之冠。《舊唐書·張九齡傳》張說常謂人曰:後來詞人稱首也。
又《陸贄傳》贄以博學宏詞登科。《韓非子·問田篇》驅於聲詞,眩乎辯說。
又《博雅》已也。
又《廣韻》請也,吿也。○按《說文》本作意內言外。韻會引作音內言外。
又引徐曰:惟也,思也,曰也,兮也,斯也。若此之類,皆詞也,語之助也。聲成文謂之音,此詞直音內之助,聲不出於音,故曰音之內。直言曰言,一字曰言,此詞皆在句之外爲助,故曰言之外。楚辭宋玉招魂:魂兮歸來,東方不可以託些。些,亦詞也。未詳音發爲言,言之成文爲詞,未可以內外岐之,且詞與兮些各別,非語助例也。字彙勦用韻會舊註,非是。
又按說文辭,訟也。辤,不受也。與言詞、文詞之詞各別。今經史以辭爲言詞之詞,如《禮·曲禮》,不辭費是也,以辭爲辤受之辤,如《論語》與之粟九百辭是也。以辤爲文詞之詞,如《楊修傳》絕妙好辤是也。循用已久,不能更正,然究心六書者,不可不辨。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九】【司部】詞
意内而言外也。从司从言。似兹切文二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意內而言外也。有是意於內,因有是言於外謂之。此語爲全書之凡例。全書有言意者。如?言意,欪無腸意,悲意,膬意之類是也。有言者。如欥詮也,者別事也,皆俱也,?也,魯鈍也,?識也,曾之舒也,乃之難也,尒之必然也,矣語巳也,矤兄也,驚也,?屰惡驚也,?屰鬼警也,臮衆與也之類是也。意卽意內。卽言外。言意而見。言而意見。意者,文字之義也。言者,文字之聲也。者,文字形聲之合也。凡許之說字義皆意內也。凡許之說形,說聲皆言外也。有義而後有聲。有聲而後有形。造字之本也。形在而聲在焉。形聲在而義在焉。六藝之學也。與辛部之辭,其義迥別。辭者,說也。从辛。辛猶理辜。謂文辭足以排難解紛也。然則辭謂篇章也。者,意內而言外。从司言。此謂摹繪物狀及發聲助語之文字也。積文字而爲篇章。積而爲辭。孟子曰。不以文害辭。不以害辭也。孔子曰。言以足志。之謂也。文以足言。辭之謂也。大行人故書汁命。鄭司農云。當爲辭。此二篆之不可掍一也。从司言。司者,主也。意主於內而言發於外。故从司言。陸機賦曰。辭呈材以效伎。意司契而爲匠。此字上司下言者,內外之意也。郭忠恕佩觿曰。詞朗之字,是謂?行。本作朖。李文仲字鑒曰。詞朗崩秋字,說文作朖秌。是可證古本不作詞。今各本篆作詞。誤也。似茲切。一部。
粤语:ci4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cih2[宝安腔]cu2[海陆丰腔]cih2[客英字典]cih2[梅县腔]ze2[东莞腔]cu2[陆丰腔]cih3[客语拼音字汇]ci2
words; phrase, exp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