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ū ㄑㄩˉ
1、快步走、趕著向前走。如:“趨前”、“疾趨而過”。《孟子·公孫丑上》:“其子趨而往視之。”《文選·陶淵明·雜詩二首之二》:“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2、朝著一定的目的或方向。如:“趨吉避凶”、“時勢所趨”、“趨於一致”。《文選·王·四子講德論》:“今夫子閉門距躍,專精趨學有日矣!”
3、依附。如:“趨炎附勢”。《荀子·議兵》:“韓之上地,方數百里,完全富足而趨趙。”
4、古禮中走路欲超前長輩時的小步快走。《論語·微子》:“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唐·柳宗元《植靈壽木詩》:“前趨問長老,重復欣嘉名。”
5、走向、歸向。如:“志趨”。《孟子·告子下》:“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
cù ㄘㄨˋ
◎通“促”。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趨 | 七逾 | 清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chyo/ciu | tsʰĭu |
【酉集中】【走部】
趨·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0
《廣韻》七逾切《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取平聲。《說文》走也。《博雅》行也。《釋名》疾行曰趨。趨,赴也,赴所至也。《詩·齊風》巧趨蹌兮。《疏》趨,今之捷步。《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註》行而張足曰趨。《爾雅·釋宮》門外謂之趨。《古今注》《吳趨行》,吳人以歌其地。陸機《吳趨行》曰:聽我歌吳趨。趨,步也。
又樹名。《齊民要術》自餘雜木,耳,趨各其時。
又《集韻》趨玉切。同促。《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趨數,讀爲促速。
又《祭義》其行也趨趨以數。《前漢·高帝紀》令趨銷印。《註》師古曰:趨,讀曰促。促,速也。
又與趣同。《禮·月令》乃命有司趣民收斂。《釋文》趣,本又作趨,音促。
又《史記·天官書》其趨舍而前曰嬴。《註》索隱曰:趨音聚,謂促也。
又《集韻》逡遇切,音覻。行之速也。
又此苟切,音。趣馬,或作趨馬。
又《集韻》《類篇》千句切,音娶。行也,速也。《詩·齊風》巧趨蹌兮。《釋文》又七遇反。
又《韻補》叶雌由切。《易林》車馳人趨,卷甲相仇。《五經文字》趨从芻,作多者訛。《廣韻》俗作趍。趍本音池。《集韻》或作。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二】【走部】趨
走也。从走芻聲。七逾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走也。曲禮注曰。行而張足曰趨。按張足過於布武。大雅。左右趣之。毛曰。趣,趨也。此謂假借趣爲趨也。从走。芻聲。七逾切。古音在四部。
粤语:ceoi1cuk1
客家话:[海陆丰腔]ci1[梅县腔]ci1[台湾四县腔]ci1[客英字典]ci1[宝安腔]ci1[陆丰腔]chi1[东莞腔]cui1[客语拼音字汇]qi1
hasten, hurry; be attracted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