慊的意思

慊 异体字
拼音 qiàn qiè
注音 ㄑㄧㄢˋ ㄑㄧㄝˋ
部首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qiàn ㄑㄧㄢˋ

◎不满,怨恨。

其他字义

qiè ㄑㄧㄝˋ

◎满足,满意。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五十一忝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部 韻攝 罗马字 国际音标
苦簟 上聲 開口四等 khemx/qeem kʰiem

词性变化

qiàn

〈动〉

(1)通“惬”。快心,满意 [be pleased;be satisfied]

行有不慊于心。——《孟子·公孙丑上》

(2)另见 qiè

详细字义

qiàn

〈形〉

(1)(形声。从心,兼声。(xián)本义:嫌疑)

(2)同本义 [suspect]

贵不慊于上者。——《礼记·坊记》

婾得避慊之便。——《汉书·赵充国传》

(3)通“歉”。不足的 [deficient]

慊,贫也。——《广雅》

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

宫室舆服,盖慊如也。——陆机《辩亡论》

(4)又如:慊如(不足的样子);慊然(不满足的样子);慊慊(心不满足、心有嫌恨的样子)

(5)恨的,不满的 [resentful]

贵不慊于上。——《礼记·坊记》。注:“慊,恨不满之貌也。”

衣若县衰而意不慊。——《淮南子·齐俗》

(6)又如:慊苦(遗憾怨苦);慊恨(怨恨;遗憾)

基本词义

qiè

〈动〉

(1)满足 [satisfy]。如:慊心(快意;满意);慊意(满意);慊足(满足)

(2)另见 qiàn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部】

慊·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簟切,音歉。《廣韻》恨也。《玉篇》切齒恨也。《集韻》意不滿也。

又通作謙。《禮·大學》此之謂自謙。《註》讀爲慊。慊之言厭也,謂誠意自足。《朱註》快也,足也。亦通作嗛。《荀子·榮辱篇》臭之而無嗛於鼻。《註》與慊同。《史記·文帝紀》天下人民,未有嗛志。

又《集韻》《正韻》詰叶切《韻會》乞協切,音匧。《集韻》足也。或从口。《莊子·天運篇》盡去而後慊。

又《集韻》苦兼切,音謙。意不足也。

又《集韻》賢兼切,音嫌。《說文》疑也。或省作兼。或通作嫌。《前漢·趙充國傳》婾得避慊之便。《師古註》慊,亦嫌字。

又《集韻》離鹽切,音廉。《說文》帷也。或从巾从廉。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心部】慊

疑也。从心兼聲。戶兼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疑也。疑者,惑也。故下文受之以惑。今字多作嫌。按女部嫌者,不平於心也。一曰疑也。不平於心爲嫌之正義。則嫌疑字作慊爲正。今則嫌行而慊廢。且用慊爲歉。非是。又或用慊爲。尤非是。大學。此之謂自謙。注曰。謙讀爲慊。慊之言猒也。凡云之言者,皆就字之本音本義而轉之。猒足,非慊之本義也。至若鄭本周易爲其慊於陽。故偁龍焉。鄭注云。慊讀爲羣公溓之溓。古書篆作立心與水相近。讀者失之。故作慊。溓,襍也。陰謂此上六也。陽謂今消息用事乾也。上六爲蛇。得乾氣襍似龍。此鄭注則易慊爲溓。皆不用字之本義也。从心。兼聲。戸兼切。七部。

方言集汇

粤语:him3hip3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hiam2[台湾四县腔]kiam1kiap7[客英字典]kiap7[海陆丰腔]kiam1kiap7[宝安腔]hiam2|kiam1kiap7

潮州话:qiàn/戈奄2(歉)xián/何奄5(嫌)通嫌,kiam2(khíam)[澄海]kiang2,kiag4(khiak),hiam5(hîam)[澄海]hiang5

English

to resent; contended; satisfied

慊字组词
Copyright © 2024 www.hao352.com 版权所有
手机号码归属地查询
种草剧情介绍小学生小学生周记经典语录壁纸图片随便吧赵本山游戏名字未解之谜字体转换器文字转换器小篆转换器在线字体生成文化传播公司赛尔号东北二人转人生格言网速测试私人飞机电视剧电视猫汽车站好铃声歌谱吉他学习网分享大师申通快递便民查询wwe二手车市场最新电视剧免费追剧大全我的上网主页批发网网络安全 imtokenimtoken钱包tp钱包下载tp钱包imtoken钱包imtoken钱包快连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