膰的意思

膰 拼音 fán pán
注音 ㄈㄢˊ ㄆㄢˊ
部首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6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fán ㄈㄢˊ

1、古代祭祀用的熟肉:“以脤之礼,亲兄弟之国。”

2、送给祭肉:“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吾。”

其他字义

pán ㄆㄢˊ

◎大腹。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部 韻攝 罗马字 国际音标
附袁 元合 平聲 合口三等 byan/bvan bʰĭwɐn

详细字义

fán

〈名〉

(形声。从肉,番声。古代祭祀用的烤肉)同本义 [sacrificial meat]

膰,祭余肉。——《广韵》

天子有事膰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生日脤,熟曰膰。——《谷梁传·定公十四年》

祀有执膰,戎有受脤。——《左传·成公十三年》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部】

膰·康熙筆画:18·部外筆画:12

《集韻》符袁切《正韻》符艱切,音煩。《說文》宗廟火熟肉。春秋傳,天子有事,焉以饋同姓諸侯。或从肉。《玉篇》膰,肝也。《穀梁傳·定十四年》脤者何也。俎實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史記·周本紀》顯王致文武胙於秦孝公。《註》胙,膰肉也。

又《孔子·世家》如致膰乎大夫。《註》膰,祭肉。《後漢劉長卿妻傳》縣邑有祀,必膰焉。《註》膰,祭餘肉也。

又與燔通。《左傳·襄二十二年與執燔焉釋文》燔,亦作膰。《穀梁傳·定十四年》熟曰膰。《釋文》本作燔。

又《集韻》蒲官切,音槃。大腹也。

又蒲波切,音婆。義同。

方言集汇

粤语:faan4

客家话:[客英字典]fan1[海陆丰腔]fan1[台湾四县腔]fan1

English

to cook meat for a sacrifice or offering

膰字组词
Copyright © 2025 www.hao352.com 版权所有
手机号码归属地查询
种草剧情介绍小学生小学生周记经典语录壁纸图片随便吧赵本山游戏名字未解之谜字体转换器文字转换器小篆转换器在线字体生成文化传播公司赛尔号东北二人转人生格言网速测试私人飞机电视剧电视猫汽车站好铃声歌谱吉他学习网分享大师申通快递便民查询wwe二手车市场最新电视剧免费追剧大全我的上网主页批发网网络安全 imtokenimtoken钱包tp钱包下载tp钱包imtoken钱包imtoken钱包快连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