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的意思

朔 拼音 shuò
注音 ㄕㄨㄛˋ
部首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shuò ㄕㄨㄛˋ

1、农历每月初一:日。望(“日”和“望日”)。

2、始:“皆从其”。

3、北方:方。漠(北方沙漠地带)。气。土。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部 韻攝 罗马字 国际音标
所角 入聲 開口二等 sruk/sheok ʃɔk

词性变化

shuò

〈动〉

(1)生,出现 [bear]

天地虹洞,固无端涯,大明生东,月朔西陂。——《后汉书》

(2)每月初省视 [visit in the beginning of each moon]

乃召昆吾冶而铭之金版,藏府而朔之。——《逸周书》

详细字义

shuò

〈名〉

(1)(会意。从月,从屰,屰(nì)亦声。本义:农历每月初一)

(2)同本义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

朔,月一日始苏也。——《说文》。按,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计173日有奇。

朔,月初之名也。——《释名》

月言朔。——《白虎通·四时篇》

朔月奠。——《仪礼·士丧礼》。注:“朔月,月朔也。”

朔月辛卯。——《诗·小雅·十月之交》

初,薙发令下,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苦。——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3)又如:朔参官(能在朔日朝参的官员);朔望之礼(指初一、十五到祀堂祭祀的礼节);朔望之辰(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的时候);朔晦(朔日和晦日);朔法(确定朔日的方法);朔数(从第一年正月初一到第二年正月初一);朔食(古礼之一。帝王及贵族每月初一所备较平日丰盛的膳食);朔旦(旧历每月初一)

(4)朔政,历政,指中国古代帝王每年冬季发布来年十二个月的政事于诸侯,诸侯亦于月初告祖庙,受而行之 [calendar policy]

颁告朔于邦国。——《周礼》

(5)凌晨,清晨 [early morning]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

(6)初,始 [beginning]

皆从其朔。——《礼记·礼运》

(7)北方 [north]

城彼朔方。——《诗·小雅·出车》

平在朔易。——《书·尧典》

朔,北方也。——《尔雅》

(8)又如:朔风凛凛(北风寒冷);朔北(长城以北);朔土(北方地区);朔垂(西北边远地区);朔门(北方边境之地);朔庭(北方异族政权);朔客(北方边地的将领);朔气(北方之寒气);朔野(北方荒野之地);朔雪(北方的雪)

(9)车辕。一说,车上的旗 [bar]

月之旦为朔,车之輈亦谓之朔,名齐实异,所宜辨也。——《西京杂记》

英汉互译

new moonnorth

康熙字典

【辰集上】【月部】

朔·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古文〕《唐韻》所角切《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槊。《說文》月一日始蘇也。《白虎通》朔之言蘇也。明消更生,故言朔。《書·舜典》正月上日。《傳》上日,朔日也。《疏》月之始日謂之朔日。《周禮·春官·大史》頒告朔于邦國。《註》天子頒朔於諸侯,諸侯藏之祖廟。·至朔朝於廟,告而受行之也。《禮·玉藻》聽朔於南門之外。

又《儀禮·大射禮》朔鼙。《註》朔,始也。

又《禮·禮運》皆從其朔。《註》朔,亦初也。

又《玉篇》北方也。《書·堯典》宅朔方曰幽都。《傳》北稱朔。《疏》朔,北方也。舍人曰:朔,盡也。北方萬物盡,故言朔也。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七】【月部】朔

月一日始蘇也。从月屰聲。所角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月一日始蘇也。朔蘇韵。日部曰。晦者,月盡也。盡而蘇矣。樂記注曰。更息曰蘇。息,止也。生也。止而生矣。引伸爲凡始之偁。北方曰朔方。亦始之義也。朔方始萬物者也。从月。屰聲。所角切。古音在五部。

方言集汇

粤语:sok3

客家话:[梅县腔]sok7[海陆丰腔]sok7[客英字典]sok7[陆丰腔]sok7[东莞腔]sok7[台湾四县腔]sok7[客语拼音字汇]sog5[宝安腔]sok7

English

first day of lunar month; the north

朔字组词
带朔的成语
Copyright © 2024 www.hao352.com 版权所有
手机号码归属地查询
种草剧情介绍小学生小学生周记经典语录壁纸图片随便吧赵本山游戏名字未解之谜字体转换器文字转换器小篆转换器在线字体生成文化传播公司赛尔号东北二人转人生格言网速测试私人飞机电视剧电视猫汽车站好铃声歌谱吉他学习网分享大师申通快递便民查询wwe二手车市场最新电视剧免费追剧大全我的上网主页批发网网络安全 imtokenimtoken钱包tp钱包下载tp钱包imtoken钱包imtoken钱包快连加速器